党建促脱贫 永远在路上 湖北丹江口市水产局产业扶贫纪实

时间:2018-07-24

6月12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志愿服务在丹江口市石鼓、蒿坪两地展开,来自丹江口市水产局所属党员干部共计3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今年以来,丹江口市水产局党组始终坚持把发展水产产业作为扶贫攻坚的首要任务,全力以赴为群众谋幸福、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全体党员干部齐心协力,以新时代讲习所(湖北)为引领,指导完成了土关垭镇金山村、习家店镇丁家院村200亩小龙虾养殖,官山、蒿坪两地30多万尾大鲵养殖,石鼓近万尾鳄鱼养殖,李二鲜鱼村100亩精养鱼池,金陂水产养殖场流水高产养鱼……半年多来,这些区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实现了村村有产业、户户能增收的良好局面。 

因村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 蒿坪镇卢嘴村水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丹江口市水产局和深圳大龙园公司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组成扶贫志愿者服务队,并形成了“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群众致富”的总体思路,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动群众发展大鲵养殖托管产业致富。 

大鲵养殖产业要求的劳动力强度不大,投入也不多,老弱病残农户在家里利用空闲时间就可以养殖。同时,大鲵商品鱼产品由深圳大龙园公司按市场价回收,如每户养殖大鲵100尾,一年后的纯利可达1万元以上,这是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户增收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公司为贫困户每人提供120条大鲵,由贫困户承担全部的饲养和管理工作。水产志愿者服务团队向贫困户提供长年的养殖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2017年,该项目已向参与大鲵托管养殖40户当地贫困户合计分红85万元。 

如今,走进蒿坪镇卢嘴村,一望无垠的广袤农田,鳞次栉比的养殖厂房,处处孕育着丰收的希望和现代农业的气息。 

产业带动、土地流转、创新模式,党组织和企业为群众解忧规避风险,群众致富有了着落,他们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劲头更足了。 

摸清村民情,扶贫先扶“志” 

均县镇二房院村是一个移民内按外迁库区村,全村现有6个村民小组335户1265人,其中贫困户109户365人。柑桔产业荒芜、冻害十分严重,土地贫瘠狭窄主要种植夏季作物,畜禽零散户养,外出务工为主。 

2015年底,丹江口市水产局派出水产养殖经验丰富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入驻二房院村开始工作。以脱贫攻坚工作团副团长、“驻村第一书记”为代表的工作队员经常性深入群众家中,通过详细的现场调查和入户摸底,察看桔园开挖、栽植、修建、畜禽养殖、春季生产准备情况,摸底统计各户种植及养殖项目和外出务工,收集整理消化群众意见和建议。树立靠勤劳致富、用劳动创造财富、努力摆脱贫困的信心和斗志。 

“只要有一户贫困户还存在,我们的队伍就一日不撤走”局党组这样承诺。扶贫干部立足村情民情,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所驻村贫困户村民“慵懒散、等靠要”的思想面貌。 

党建促脱贫,担当促成效 

丹江口市水产局扶贫志愿者服务队协调市扶贫办、市委农办、市环保局、市农业局等单位,与有关镇(办、处、区)合作,聚集工作资源,从人、财、物各方面助力脱贫攻坚,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结合丹江口市水产业转型发展和水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的主导作用,加快推进全市精准脱贫步伐。 

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丹江口市水产业专项扶贫规划(2018年—2020年)》,树立了“开展大水面人工增殖放流,标准化精养鱼池高产养殖,老旧鱼池改造和库塘堰养殖,生态渔业合作社建设,特种水产品养殖及稻鱼(虾)种养,餐饮休闲观光渔业等六大产业,全市水产品产量稳定在2000万公斤,水产品综合产值10.5亿元,带动约3200户11520人实现增收致富”的目标。 

以党建引领脱贫,2018年,丹江口市水产局志愿者服务的计划开展标准化精养鱼池建设和养殖培训、特种水产品养殖及稻鱼(虾)种养产业培训、老旧鱼池和库塘堰改造和养殖培训、鱼病防治培训,另外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000人,实现覆盖12个镇办、4580余户的培训规模。同时,建立起党员干部进村入户、走访调研、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帮助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以建立“水产业发展问题台账”为抓手,落实收集问题、梳理问题、解决问题常态化机制。 

在线客服

微信咨询